足彩app哪个是正规的

图片

职教资讯 网站首页  >  职教资讯  >  正文

人文精神不能仅仅口头上重视
发布人: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15-06-08     浏览次数:次

    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稳步推进,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然而高校莘莘学子的健康成长之路却显得步履维艰。有的高校在新生入学伊始便设立考研班,其目的是为了每年考研发榜时那一串令人惊叹的数字;有的高校不重视理论课教学,甚至压缩理论课的教学学时给专业课让路;有的高校不重视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只把辅导员当作“传声筒”、“保育员”、“消防员”……

    我们不由得思量:时代进步了,物质丰盈了,高等学府的象牙塔内是否在市场经济逐利性的驱动下沾染了功利与浮躁之气,而失落了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缺位、错位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冲破的迷障,否则便会使大学育人之路偏离正轨。

    那么,什么样的大学才是好大学?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那些像哈佛、耶鲁、清华、北大排名靠前的大学”。这种唯排名论不仅在学生家长中颇为普遍,在很多大学管理者心中也根深蒂固。大学里种种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做法使人文精神为排名所累,让位于名利追逐。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曾告诫,“目前的种种排行与评估难以科学地将育人这个大学根本任务的状况进行量化评价,而且仍有可能导致大学追名次之躁气”。

    大学建设,育人为本。育人是立体多维的:实践层面包括对师生生活上的关心、情感上的慰藉、心理上的疏导和观念上的引领;体系层面包括思想理念层面的以人为本,教育管理层面的人文关怀等;载体层面既包括面对面的课堂育人、活动育人,也包括网络育人、新媒体育人等。如何搭建立体多维的育人框架并科学量化高校育人状况?答案恐怕并不在“才”的培养,而是在“人”的教育。

    当下,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精神倦怠、逆反心理、价值观混淆、人生观迷惘、成功观扭曲等状况。究其根本则是知识学问之“器”与人文精神之“道”的理念错位。在大学办学重“器”轻“道”的工具理性的驱使下,老师学生们便执著于知识学问之“器”的功利性和其“是其所是”的当下意义,却忽略了人文精神之“道”的人文价值和其“是其所应是”的超越性旨归。

    对人应当为何的价值叩问,远不是靠习得汗牛充栋的知识学问便能自明自辨的。解题的关键在“人”,只能通过教育涵养人文精神,转识成智达至;经由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洞见。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止步于人文知识的传授,有意无意地将知识或学问的灌输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简单画上了等号。这种单向度的知识灌输从未真正关心学生的内在需要,无法触动学生的心灵世界,更无法唤醒学生关心人、尊重人的理性意识。用这种知识化的人文教育手段来堆砌人文精神,不过是“经师”们一厢情愿的主观臆想罢了。

    而今,大学一味重视专业性、技能性知识的大剂量灌输,忽视人文精神养成的做法依旧普遍。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这本应是大学育人的常识。回归育人的常识和本真,真正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这才是大学须臾不懈的理念追求和职责所在。值得警醒的是,几乎每所大专院校都以通识课或讲座的形式集中或分散开展各种人文教育,几乎所有的大一新生都主动选修或被动接受过《大学语文》、《中华民族精神》、《美学原理》、《书法鉴赏》等人文课程。然而,大学开展或开展多少人文教育课程,并不等同于赢得学生们的普遍认同或取得当然的育人实效。人文教育存在逐渐被组织者、实施者边缘化的倾向。

    从现实来看,一种人文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口头重视论,正在大学蔓延,甚至成为一种不可言说的潜规则:人文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的内心深处并不认同或期待它能真正产生效果,只是在形式上做足样子,言不由衷地按照惯例或规定做一些徒具形式、应景化的授课和宣讲。在“口头重视论者”眼中,人文教育仅是一种写在纸上、挂在嘴上的口号或任务,其内心深处是拒斥的,甚至认为是毫无意义的。于是,人文教育便在实践中异化为疏离学生实际困惑和需要,严重抵消了人文教育本应产生的涵养人文精神,赋予个体以人文底蕴和人文意义的育人成效。

      直戳“口头重视论”的谬误,是为了清除痼疾,重振人文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品格。人文教育的每一项活动或安排都应浸润着立德树人的价值和品格,这既要培元固本,重置现代大学制度,又要继往开来,努力在立德树人中寻找人文教育的支点。(作者王璐,系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年6月8日9版